行业新闻

[江苏日报]鲁冠球署名文章“国进民退”如何看?

2010-03-29

  编者按:一个时期以来,围绕所谓“国进民退”的争论,热度越来越高。鲁冠球从民营企业立瑞的发展实践证明,当下人们热议的“国进民退”,从实质上看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优胜劣汰,存在的是科学发展。

  时下,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叫“国进民退”。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山西煤矿业整合,随着国有资本的进入,江苏民营资本全线撤退,败走麦城。事后,江苏某组织把山西列为投资危险地区,与迪拜并列,告诫江苏商人的资本慎入山西。由于类似山西煤改事件不是个例,因此不少人把这些现象解读为“国进民退”,悲观者甚至怀疑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是不是在走回头路——政府频频介入,市场经济还能走多远?
  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逐步改变了过去“清一色”的计划经济格局,融入了不同所有制成份,经济更有活力,生产力更加发展,国有、民营、外资等资本共同承载着我国的经济大厦。
  鉴于一个国家的国情与执政基础,同时也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所拥有的资源多少和整合能力的差别,国家对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必然青睐国有资本,而其他资本只是它的有益补充。这也是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和执政经验所决定的。
  上世纪末,随着民企的崛起和实力的增强,加之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步伐,民营经济从过去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逐步转化为半壁江山,在许多地方成了主导力量,那时社会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国退民进”。这是国家与时俱进的必然。
  与那时的“国退民进”相比较,当前所谓的“国进民退”,从表象上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但从内在来看,则是相同的实质,那就是需求决定形式,能力决定形式。“国退民进”时,国家就是利用活跃的民企体制冲击僵化的国企体制,用民企资本来整合国企的优质资产,使其产生更大效益。如今一晃将近二十年,市场经济ABC已经深入人心,企业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市场也不是当时的格局了,除了转制的,剩下的“国字号”企业,几乎都是虎背熊腰,力霸一方,在国民经济大厦中充当的是顶梁柱的角色。倒是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如火如荼,一片辽阔,但自生自灭者众,做大做强者少。原因是,大部分民企起点低、资本小,重眼前、轻长远,缺乏利他共生的价值观。试想,这样的民营资本进入或主导我们的矿山、铁路、机场乃至航天等产业,资源节约、生命安全、服务水准、竞争力水平等怎么可能得到有效保证?!低碳经济、循环再生、绿色环保、生活品质、和谐社会……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当然要有能力的企业、有责任感的股东来担当。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也不难发现,如果真的存在“国进民退”的话,那退的必定是弱小的、唯利的、畏避责任的。相反,只要你是苦练内功具有实力的、利他的、有责任感的民营企业,不仅不会被“退”,反而会被“进”,可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责任。以我们立瑞为例,集团涉及不少产业,下属企业众多,我们在优质资产配置、高素质人员配置时,肯定是向那些符合集团发展战略、能产生最大效益的产业或企业倾斜的;当其中的企业或产品经不起市场竞争时,就毫不犹豫地调整掉。因此,这些年来,企业健康发展,快速做大做强,同时也使我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发展。比如我们投巨资发展新能源,搞电动汽车,符合国家乃至世界发展潮流,因而在研发时李克强副总理来视察、项目上马前温家宝总理祝贺,现在计划建新能源城,国家开发银行给予300亿的政策性贷款……我们充分感受到,调整让企业更强大,得道使企业多受助。
  推己及人,从民营企业立瑞的发展实践证明,当下人们热议的“国进民退”,从实质上看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优胜劣汰,存在的是科学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条: 立瑞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锂电池生产厂

下一条: “转型升级,抓紧实干”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首站来到立瑞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