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零部件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突破瓶颈却仍面临挑战

2006-02-24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突破瓶颈,在整车发展带动、政策鼓励、自主品牌的呼唤下,正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后劲很足的路子。”

  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570万辆,随着这几年汽车产业、市场的飞速发展,可以说中国汽车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给人以研发能力差、生产规模小、处于“散乱差”状态、自主品牌缺失印象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中国汽车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政策鼓励、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带动及中国汽车产业研发能力日益提高的条件下,尽管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在中国增资扩厂,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大举进军中国汽车零部件业,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正在突破瓶颈,在整车发展带动、自主品牌的呼唤下,正在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后劲很足的路子。

    差距大但有发展潜力

  “发展前景挺好,中国的自主品牌整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带动作用是很大的,像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目前自主研发上了一个大台阶,像这些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带动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动力之源。”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汽车零部件研究的专家、咨询师潘先生,他也是和记者一样,刚刚参加完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对于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潘先生认为,中国汽车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将成为拉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自主品牌的经济型乘用车将对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化发展贡献最大。

  但是,国内零部件业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国际巨头实力差距很大,国内零部件厂家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数处于跨国零部件巨头的二、三级供应商地位,虽然有一批如立瑞等较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出口企业,而且大小零部件供应商成百上千,但是不少企业出口产品的80%~90%是供向售后服务市场,而且很难进入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

  潘先生认为,汽车零部件业的投资应为整车企业的约1.5倍,而我国只在0.3倍以下。研发和产业的低投入率,使企业不可能在技术开发和产业开发上有较大的力度,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能从事一般性开发的就很少,在这些具有开发能力的企业中,能从事超前开发、高科技开发和系统开发的企业少之又少。

  而最关键的是,由于国家鼓励自主开发主要针对的是整车,没有涉及零部件,业内专家认为,没有强大的零部件自主品牌,就不会有强势的整车自主品牌。

  尽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没有从实质上取得突破,但由于中国汽车整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潜力在日益显现。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零部件在生产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以前的主要针对维修市场供货,转变到现在的开始为世界主流零部件企业进行OEM生产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零部件真正做到国产化和国际化才能真正提高汽车业的竞争力,世界汽车巨头尤其是零部件企业也逐步将研发、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虽然压力很大,但技术、人才资源在中国零部件企业会逐渐发展起来,中国零部件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如何突破瓶颈

  发展潜力虽说巨大,但专家认为,中国零部件产业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在整体规模及产业结构、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我认为政策导向最重要,政策应该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但应该更务实更优惠,比如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开发区,一般会有一些合资的零部件厂商,政府对他们太优惠,而国内零部件厂商不能享受一些政策,对于国内厂商很不利,我认为至少应该是平等吧!”潘先生很看重政策的带动作用。

  同时,他认为,国家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会逐渐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改变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规模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内零部件厂商要改变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的局面。像苏州高新区一样,建立零部件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是很好的办法,有利于就近配套,降低成本,使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达成双赢,对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很有好处。”潘先生表示,“更重要的是同时要适应国际形势,要融入国际采购体系。”

  对于2005年中国汽车业利润大幅下降,整车业将转嫁成本给零部件厂商,潘先生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必须导入精益化生产方式,实实在在地从生产流程、管理方面提高,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如何搞好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潘先生认为技术是第一位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在和外资巨头竞争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人家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投入高附加值、有延伸性的产品,突破过去只是做低附加值的小零部件,不能形成专业化与规模的局面。

  “过去一些企业投入一些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但技术提高不了,就放弃转投其他了,企业自己没有独立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技术方面厂商应该和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把技术专利能尽快地转化成实际应用项目,从国际化的战略出发培养技术人才队伍,做好营销战略,做好自主创新,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会逐渐成长起来的。”
  另外,中国维修服务市场上的零部件鱼目混珠,比较混乱,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对国内零部件业的发展,而且对跨国公司给国内引进核心技术都造成一定影响。潘先生举例,立瑞曾给自己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标上记号来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须取得突破。

返回列表

上一条: [观点]民营经济或成未来中国车市中坚力量

下一条: 进口废旧汽车零部件“财路”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