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汽车零部件企业攻克核心技术的“七大秘诀”

2006-03-22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位居28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较少,2004年我国支出184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5%,而创新型国家研发经费则为2%以上,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全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 我国4000多家重点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就占了75%; 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我国多年来大量引进技术,而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同步提升,对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出现无休止的“引进、引进、再引进”,有的甚至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我国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才能保持自己的产品优势和领先地位,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据笔者了解,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弱化的程度尤为突出,那么,如何破解?化被动为主动,这里给汽车零部件企业攻克核心技术提供“七大秘诀”。

    秘诀一:建立一支敢想敢干,不怕失败的科研人才队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从表面看是技术、质量、服务方面的竞争,但从深层次看,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敢想敢干,不怕失败的科研人才队伍,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建立科研人才队伍是关键。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就是有研发机构,研发人才严重不足,或因各种原因,留不住人才,造成研发机构形同虚设,有名无实,队伍涣散,精神不佳。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公司,是由安徽省及芜湖市5个投资公司出资17亿元组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自2001年3月奇瑞第一款车风云上市销售至今,已形成有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瑞虎5个车型,年产35万辆整车和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TECO发动机,创中国轿车发动机第一个“中国芯”。用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成长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八强、出口量全国第一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奇瑞自主创新的步伐让国人欣喜和佩服。如今,奇瑞已拥有1000多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硕士190多人,博士30多人,形成完整的轿车研发队伍,奇瑞为此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这支年轻的研发队伍仅用5年就完成汽车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相继成功研发风云、QQ、东方之子和旗云、瑞虎等多个车型。今年6月16日,“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奇瑞公司揭牌,标志着奇瑞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上有了新的起点。奇瑞的成功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破解核心技术打造一支科研人才队伍是关键。

    秘诀二: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创新的动力,是影响自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催生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据报道,德国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为了激发雇员创新的积极性,公司规定,雇员的发明申请专利后,即发给发明人300马克奖金,授权后再奖1000马克。公司自己实施该项专利,将销售额的0.2%给发明人作为报酬;许可他人实施的,提取使用费收入的22%给发明人。一汽在完善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方面,开展非领导职务高层次人才评聘的绿区政策,变“独木桥”为“多通道”。被评聘为“各类师”的高层人才,可以享受到集团公司二级经理、高级经理,乃至于总经理的工资待遇。用三把“钥匙”――车钥匙、房钥匙和实验室的钥匙吸引人才。为高级经理、“绿区”人才、博士配备公务用车,为博士、硕士分配住房。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和一汽的这种作法,就是激励自主创新的好办法,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真正建立起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

    秘诀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确保必要的科研经费

    有道是,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必要的投入,那是不现实的。在这方面,国外企业投入的科研经费是相当惊人的,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舍得花本钱,而我们在这方面少得可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投入不足,是造成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弱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舍得在研发方面花大本钱,据有关专家分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要在8%以上,只有投入才有成效。

    秘诀四:建立评审考核制度,强化执行力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能落到实处,执行不到位,那也等于白说。因此,攻克核心技术评审考核制度很重要,有了激励机制,就要每年进行评审,对于在破解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成效的工程技术人员,该奖励的要奖励,该重奖的要重奖,要落到实处,执行到位,这样工程技术人员才有信心,才有动力,才有盼头,也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更好地为攻克核心技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秘诀五: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于文化成为不争之趋势。因此,全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元气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为此要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既鼓励追求成功也豁达宽容失败,成功是动力,失败是起点,成功了是英雄,即使一时失败了,仍然是英雄。要培育自主创新的员工主体,企业的创新,靠的是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对于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而是每一个人都在“人单合一”的前提下,对自己所应该拥有的市场进行创新。人人者都应创新,人人都能创新。要相信、依靠、培育员工,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动力。

    秘诀六:制订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战略

    大連振邦氟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良说得好:“中国企业很难做大的原因,并不是实力不如他人,关键在于没有找准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位,并一直去坚守,不能抑制眼前利益,而总是为眼前利益牺牲目标,不能静下心来走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而是选择盲目跟风。”这说明,创新取胜,首先要有正确的创新发展战略,还要能持之以恒地坚守这一战略。以急于求成的所谓“短平快”心态搞自主创新是有害的。

    秘诀七: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相结合

    在再创新上下功夫。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为此,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我国汽车行业各个角落,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上,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近年长安、奇瑞、吉利、华晨等企业,他们能结合企业实际,缺什么补什么,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取得了可喜成就。就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典范。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汽车发动机活塞的专业化公司,也是中国唯一最大的军用活塞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该公司从德国马勒公司引进全套活塞加工技术,通过20多年的消化、吸收、摸索,期间大胆创新,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在,该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加工活塞技术,而且部分技术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因此,我国汽车行业要擅于消化、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不断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提高我国汽车行业整体核心技术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返回列表

上一条: 打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自主品牌的思考

下一条: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面临欧盟起诉压力